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
首页 > 法律百科 > 法律法规 > 法律知识

离职员工透露公司信息是违法的?

发布日期:2025-03-31 阅读:109

离职员工透露公司信息是违法的?

 

在中国,离职员工透露公司信息是否违法需根据信息性质、保密义务及法律规定综合判断。以下分情况说明:

 

一、明确违法的信息类型

商业秘密

定义:符合《反不正当竞争法》第9条,需同时满足:

非公知性:不为公众所知悉;

商业价值:具有实际或潜在商业价值;

保密措施:公司已采取合理保密措施(如签订保密协议、限制访问权限等)。

常见内容:客户名单、产品设计、技术方案、市场策略、源代码、未公开的财务数据等。

法律后果:可能承担民事赔偿(最高500万元)、行政处罚(如罚款),甚至刑事责任(侵犯商业秘密罪,最高7年有期徒刑)。

国家秘密

适用范围:涉及国防军工、高科技等领域的企业。

法律依据:《保守国家秘密法》及《刑法》第398条(故意或过失泄露国家秘密罪),最高可判7年有期徒刑。

个人隐私信息

定义:包括员工、客户或合作伙伴的身份证号、联系方式、健康信息等。

法律依据: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第10条,未经同意处理敏感信息可能面临行政处罚或民事赔偿。

违反保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

协议有效性:若协议内容合法(如竞业限制期限不超过2年、补偿金合理),员工违反则需承担违约责任。

 

二、不违法的信息类型

公开信息

已对外披露的财报、公开产品信息、公司新闻等。

一般工作经验或技能

员工可自由使用工作中积累的技能(如编程能力),但不得复制原公司专有资料。

合法举报

向监管部门举报公司违法行为(如偷税、侵权),受法律保(需证据真实)。

 

三、风险防范建议

对公司:

明确界定商业秘密范围,完善保密制度;

对核心岗位签订保密协议和竞业限制协议;

离职时规范交接流程,留存书面记录。

对员工:

离职前清理涉密文件,避免留存敏感信息;

新工作中避免利用原公司未公开信息获利;

如需公开讨论原公司事务,确保不涉及保密内容。

四、争议处理

举证责任:公司需证明信息属于商业秘密且采取了保密措施;

司法实践:法院会综合考量信息性质、保密措施、泄露行为与公司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。

建议在涉及具体纠纷时,咨询专业律师以评估法律风险。

 

 

上海煊宏律师事务所

法律问题咨询电话:18916469285

业务范围:律师会见,取保候审,刑事无罪和轻罪辩护(主任律师带队,30年刑事案件办理经验,一对一服务。)

其他业务:民事纠纷类 离婚纠纷、借贷纠纷、遗产继承纠纷、劳动纠纷、邻里纠纷、交通事故纠纷等。


上海律师事务所
关键词: 离职员工透露公司信息是违法的?
备注:文章内容来源网络资料整理,如果文字和图片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,谢谢! 投诉邮箱:zhangyufa2021@163.com
遵纪守法 打造口碑律所
诚信经营 塑造品牌形象
为民服务 提供法律援助
勤学苦研 学法护法普法

首页

电话咨询

在线咨询

在线客服系统